招行行长很新内部信曝光
2019年我们依然能量满格,硬核自我,又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截至年末,招商银行总资产达7.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8.51%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928.67 亿元,同比增长 15.28%。ROAA、ROAE 持续提升,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拨备覆盖率持 续提升。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打开了未来发展的空间——“招商银行”“掌上生活”两大App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零售金融数字化转型追星逐辰,公司金融数字化转型向“南”而行云计算能力行业领先,开放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云台初垒……我们以更克制的资产扩张速度实现了更好的发展效益,越过规模制胜和结构制胜阶段,矢志探索数字化时代的经营模式。
这些成绩,得益于亿万客户与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鞭策我们“因您而变”,因势而变也得益于过去十年金融科技的革命性变迁,为我们探索商业银行新经营模式透射出一束光亮更得益于我们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我们以“一卡通”铸就的科技成色和“一次转型”奠定的零售先发优势为支点,持之以恒推动“轻型银行”转型步步深入。
经过上半场转型,招商银行“轻资产”经营成效明显,使我们有勇气抛弃规模情结,赢得结构制胜的先机。随着“轻型银行”转型深入,我们认识到,科技是唯一可能颠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力量要真正实现“轻经营”和“轻管理”,也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因此,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把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作为转型下半场的主攻方向。
面对数字化世界,我们在不断碰撞中成长,而很大的成长就是,招行整个组织逐步找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感觉,就像我们十年如一日做零售业务对服务的感觉一样,正在深入招行体系化能力的骨髓。我们也在不断试错中颠覆自我认知:跟随客户走入新的生态场景,却发现自己才是陌生人努力打造数字化经营能力,却发现基础设施的筋脉还不通畅想要搭上科技变革的快车,却感觉组织进化速度还跟不上想让组织更加轻盈,却发现文化的不够开放和包容让我们步履蹒跚。在数字化时代的浩瀚星空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
我们躬逢盛世,躬身入局,像一个懵懂少年,怀着好奇和敬畏之心,努力寻找属于招商银行自己打开数字化大门的那把钥匙——开放与融合。
开放,是为了寻求服务机会。数字化时代,对客户而言,金融只是工具,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才是目的。纯粹而独立的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触达客户,我们必须跟随客户的脚步,寻找和融入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的新入口。我们围绕金融核心搭建或切入客户服务生态,招行零售金融基于“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的生态服务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我们将加大“引进来”的力度,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圈,聚焦形成优势场景,培养和强化用户习惯我们要大踏步地“走出去”,开放 II、III 类户,通过 API 接口输出金融服务能力,建立更加广泛的生态联盟。企业经营数字化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客户服务入口。我们将探索从企业数字化服务切入公司客户的产业互联网建设,从资管生态化服务切入同业客户的生态圈建设。
融合,是为了提升服务能力。数字化时代,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产品和业务线的竞争,而是整体生态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内部竖井和业务边界,集聚有生力量作用于市场,服务于客户,通过服务的组合增加服务价值,增强服务粘性。开放和融合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开放,才能获取更多服务入口和更丰富的客户需求,才能刺激融合能力的生长只有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服务生态,才能进一步提升开放的价值。
开放与融合,对我们的组织进化和管理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正在从组织到行动,打破边界,更多地组建任务型团队。我们努力提升中台能力,逐步构建赋能型组织:建设架构开放、敏捷迭代的系统中台,将系统解耦,实现功能模块化、产品化,从技术底层打通所有业务系统建设数据中台,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打通内外部数据,完善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业务中台,打造强大的“总参谋部”,向市场赋能,为一线减 负。我们期望建立中台赋能前台、前台反馈推动中台迭代的循环,推动招商银行组织自我进化。
开放与融合的很底层,是文化的蝶变。文化是很底层的生产力,是链接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的柔性价值 网。如果管理是一个装满容器的过程,制度就是石头,管理者是沙子,组织文化则是水。企业文化与水一样,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凭借组织的文化自觉,可以解决许多制度和人覆盖不到的问题。
“轻型银行”转型到很深处,就是轻型文化。“清风公约”的发布,标志着我们决心塑造“开放、融合、平 视、包容”的新型企业文化,让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地做正确的事。7万多名招行人价值观的很大公约数,将牵引我们与亿万客户形成心灵共振,构筑招商银行很宽的护城河。
2020年伊始,一场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带来实质性冲击。但我们坚信,危机改变不了大国崛起的百年变局。比尔·盖茨曾说,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的变化,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我们不会浪费这场危机。面对危机,积极应对比预测结局更重要。我们坚信,回归初心,遵循规律,更加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积极拥抱变化,快速试错,快速学习,快速进化,才是应对危机很好的方法论。
疫情让我们关心蔬菜、口罩和亲友,但也让我们更加信仰开放、融合与分享。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我们坚信,唯有更加彻底地开放与融合,参与到塑造未来的过程中去,才可能拥有未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